心里有事怎么办,心里有事就失眠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人类面对自然,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因而本身是自卑的。这种自卑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的,正常的。善于运用,则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善于反思、勤学上进的人;选择无视,则会自己盲目自大,不思进取;过度强调,则会使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心里有事怎么办,心里有事就失眠

在人类的自卑里,有一部分自卑源于成长经历

(一)家庭环境

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子女人生路上第一任老师。考虑到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幸运,从小就在父母身边,我们有时也说,养育者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任老师。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首先从养育者那里习得了如何与社会相处。也就是说,养育者本身的性格、处事方式,能被模仿能力极强的儿童瞬间掌握。尽管他们不一定明白成年人的这些言行意味着什么,但他们一定印象深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断强调养育者要以身作则的原因。身教胜言传。如果养育者本身的性格是敏感自卑的,孩子在他的陪伴下成长,也会敏感地感受到这种敏感自卑的气息,并很快习得,为孩子今后的敏感自卑打下了基础。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为有时候,养育者会因为自卑,将自己达不到的目标和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这个时候就形成了“恨铁不成钢”的表象,养育者因为内心否定自己,于是在言语上否定孩子,动辄言语刺激,尤其当孩子的发展方向不是自己所期望的时,专挑难听的话数落孩子,有的甚至动手,结果造成给孩子形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造成了后来的过度自卑。如果养育者本身有着严重的攀比心理,更是不得了,因为此时孩子在他心里,就成了他的脸面装饰物,恨不得发光发亮,可偏偏平平无奇,更是刺激养育者内心深处畸形的自卑,孩子再次被否定。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自己飞不起来,就下个蛋在窝里,叫下一代使劲飞。

还有一种很糟糕的情况,就是养育者信奉“打击式教育”,认为表扬会使孩子骄傲,而否认了恰当的表扬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动力和自信这一点。不管孩子是不是获奖了,做好事了,从来选择性忽视,只是不断从孩子的表现中挑刺,不停地降维打击,仿佛这样才不会使孩子“满招损”。其结果可想而知,孩子虽然可能嘴上会说“爸妈是为我好”,但潜意识里是不断地否定自己,或形成强迫型人格障碍,过度追去完美,或形成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过度的自卑。

心里有事怎么办,心里有事就失眠

(二)社会环境

这里的社会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和街坊邻里,以及成年以后踏入的社会。校园霸凌,左邻右舍的攀比,乡里乡亲的闲言碎语等等,对于一个人心理成长的不良影响,有时候远远大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多数人总是把主要原因归咎于家庭教育。

对于一个经常遭受校园霸凌的人而言,即使他的家庭可以看到他的努力,会肯定他,会表扬他,但如果这个家庭在当地处于弱势,校园霸凌解决不了,这个孩子仍旧是自卑的,而且这种自卑程度不亚于在其他不良家庭环境受到的影响(这里的校园霸凌包括拳脚相加、语言暴力、行为孤立等等)。

同样的,左邻右舍开玩笑如果没有个度,或者闲的没事干到处嚼舌根,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利的,孩子会因为这种嚼舌根觉得自己脸上无光,在自卑上又添加了一笔羞愤,严重的可能造成成年以后的社会报复。

从社会环境而言,重男轻女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因而,整个社会上,女性会比较自卑。不过,由于女性本身比较感情,也比较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因而多数能很快发现自己的自卑,并试图寻求解决办法。而男性由于被过度捧高,比较容易形成自恋假象(其实是一种不敢面对自己的自卑),加上多数男性不怎么关注内心世界,往往是恶性循环。

心里有事怎么办,心里有事就失眠

(三)觉得自己太自卑怎么办?

一个人能及时发现自己的自卑是件好事,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才可怕。看到了问题,又寻求帮助,说明是个想改变现状、有上进心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优点

从题中的描述看,题主的自卑、不开心,来源于家庭和社会。具体情况,则需要题主自己深度回忆分析,找到根源。

这里,首先要做的是发泄情绪。

情绪的发泄途径有很多种,长时间运动(如搏击、跑步、跳绳、游泳等等),唱歌发泄、听轻音乐放松,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叫一声,或者当地有没有建有情绪发泄场所的心理咨询室或者单纯的情绪发泄场所,里面有沙包人可以发泄情绪。如果你是个喜欢安静的人,瑜伽、太极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运动也适合。有的人则是喜欢到处逛,逛商场,逛公园,看看风景,看看商品。有的人是疯狂购物,有的是各种美食。总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行。

还尝试着记日记,手写或者打字都行,把自己一天发生的事情表达出来,自己看自己,想象一下,如果事情再发生一次,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记日记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向日记倾诉,就好像有一个朋友在倾听一般。

如果经济允许,建议到当地的心理咨询中心,不放心的话,当地医院的心理科也行。面对面的对话,或许可以帮你更快地发现问题所在,但改变则是长期的过程。

心里有事怎么办,心里有事就失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讯客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unko.com/xzbg/194799.html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